皚皚的白雪把整個京師的街道點綴得如煙似幻,彷彿夢中的美景,是陳淡這輩子從未見過的場景。街上的路人已經散去,偶爾才會瞥見幾名行人撐著點綴白雪裝飾的油傘,更增添了幾分寂寥之意。
凝視遠方,陳淡看得入神。
大家究竟是抱著什麼樣的目的,走上謀官的這條路?
真的會有人抱持著經世濟民的偉大理念嗎?陳淡不禁這麼懷疑。
(《考場現形記》第47頁)
台灣推理我接觸不多,這也是我首次閱讀秀霖的作品,會直接購買支持主要還是因為題材(明朝歷史推理),還有平實的價格,讓我比較不怕踩雷。當然,封面設計也有加分效果。
翻開前幾頁,一張張的照片和附圖呈現眼前,讓人對案發現場有更深入的了解,證明作者的用心,亦大大降低我的不安--看到沒,只要跟歷史考據有關,就算是小說,也應該附上圖照啊!(指向其他人的某些作品)
故事從天啟末年開始,到崇禎皇帝接手,正值明朝內憂外患;在這樣的時候赴京趕考,謀求一官半職,對讀過歷史的我們來說,實在沒什麼意義,因為我們知道沒多久清兵就要滅掉明朝啦!然而當事人可不這麼想,尤其是那些忙著爭權奪利的政客朋黨,他們無所不用其極排擠別人,踩著敵人的屍體往上爬,殊不知他們的下場,跟對方也差不了多少。
《考場現形記》就是架構在這樣的背景,借古喻今、以小說大,鏡頭只照著明朝的幾個角落:客棧、農村、考場,但是讀者卻能藉由作者平和低調的鋪陳方式,感受到背後那股洪流:歷史也好、官場角力也罷,正隱隱滾動著,伺機要將人們吞沒,在這之中,所有的人,都只是渺小的、微不足道的存在。
眼前的景物讓陳淡差點驚叫出來。從前只是經由書中得知雪為何物,如今卻是第一次親眼瞧見,內心的驚奇自然更是難以抑止。
陳淡伸手想要抓住空中飄蕩的細雪,不一會兒,他抓住了。他感到手心冰涼,而後的凍寒卻令人有些忍受不住,便以雙手互拍拭去,這就是雪的感覺。
(《考場現形記》第47頁)
本書主角陳淡,字子泊,在作者堅定的筆觸下,人如其名,淡泊而堅定。
他沒有高強武功、特殊技能,運氣甚至比別人差一些;他也不是英雄,遇到不公平的對待,不會憤然而起力圖反抗,只能默默忍受著,就像是我們一般人一樣,不同於大多數人的是,面對抉擇時,他守住了心中的澄明,守住了讀者的願望--這世上,還有人不會放棄。
話說回來,這部還挺難推薦的,不是不值得推,而是不知從何推起。
人物單純、詭計簡單,沒有「驚天動地的慘案」,章節分法甚至把節奏拆解的有些瑣碎,那種感覺怎麼說呢……就像家中孩子太多,其中一個特別成熟懂事、不用人操心,不多話,卻也最不引人注目;這樣的孩子要帶去相親,除了說他乖巧老實,也實在不知該說些什麼,總不能說相處久了就會知道他的好,事實上真的相處下來,人家也未必知道,畢竟有的人就是喜歡重口味的不是嗎,硬湊合在一起,還怕咱家這個孩子會受委屈。總之這種事,還是講求緣份。
但是對我們這種上了年紀的人來說,花槍看多了,反而喜歡這種溫柔自然的風格;或許不會到處推薦宣揚,卻會默默放進書櫃好好收藏,偶爾想到,再拿出來溫讀一番。
接下來有劇情雷。
既然提到《庖人誌》,就順便再提一點,關於歷史。
私以為以歷史為背景的小說,最忌諱的就是以作者的主觀來批評某個人或某件事,說難聽一點,這樣等於把自己的作品當成傳教工具。《庖人誌》犯好幾次這種錯誤,當然也可能只是作者歷史素養太低,以為那些是眾所皆知的「事實」;當我看到《考場現形記》出現「東林黨」三個字的時候,原本擔心會出現同樣的情況,幸好是我多慮了,作者不但沒有偏頗任一方,還把整個生態赤裸裸呈現出來--注意,我用是是「呈現」兩個字,他讓主角和讀者自己去看、去想。
這就是為什麼,本書的韻味深長。
戲雪 2012.10.05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文同步發表於「我讀古龍」論壇駐站專欄:
http://ireadgulong.twgogo.org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888
《考場現形記》9/19 全台7-11搶先現形:
http://mysteryfactory.pixnet.net/blog/post/38121251
《考場現形記》購買方式:讀冊購書頁 或 國家網路書店
作家生活誌 《考場現形記》書籍介紹、相關推薦